6月末,全国多地热浪滚滚,位于四川盆地的雅安市则天气凉爽。与此同时,在雅安举行的2025施耐德电气智算峰会上,却正是一副“火热”景象:众多行业专家汇聚一堂共话AI技术带来的能源挑战与机遇。会上,施耐德电气重磅发布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全新EcoStruxure™ Energy Operation电力综合运营系统,助力“数字中国”加速发展。
6月末,全国多地热浪滚滚,位于四川盆地的雅安市则天气凉爽。与此同时,在雅安举行的2025施耐德电气智算峰会上,却正是一副“火热”景象:众多行业专家汇聚一堂共话AI技术带来的能源挑战与机遇。会上,施耐德电气重磅发布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全新EcoStruxure™ Energy Operation电力综合运营系统,助力“数字中国”加速发展。
峰会结束后,施耐德电气数字能效业务智能配电和电能管理市场部负责人陆瑨接受了媒体采访,围绕当前AI浪潮下的数据中心挑战、单机柜功率与散热变化趋势、算力产业出海等热点进行了深度对话交流。
从传统数据中心到智算中心 施耐德电气发布全新电力综合运营系统
生成式AI技术快速发展,大模型在各行各业不断落地,驱动智算需求持续增加,一方面智算中心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落地,另一方面一些存量数据中心受多方原因也开始升级改造。
“传统数据中心正向智算中心发展”陆瑨这样总结当前数据中心行业呈现的趋势。
AI浪潮不仅带来了对智能算力规模的海量需求,也对算力的物理载体——数据中心提出了诸多新需求。
首先是业务稳定性和设备韧性。陆瑨指出,数据中心业务的连续性及稳定性非常关键,因此对支撑业务运营的硬件和软件系统也提出了相同要求,即关注系统是否能提供7×24小时的可靠服务。他表示,这就需要像施耐德电气这样的厂商提供相关解决方案以保障软件系统的长期可靠,“比较典型的方式就是通过系统的服务冗余,搭建一个高可用的架构,来满足7×24小时服务的需求”。
其次,AI芯片不断迭代,单机柜服务器功率与产生的热量持续攀升,传统数据中心内,4kW、8kW机架屡见不鲜,而随着GPU芯片快速演进,其TDP(热设计功耗)持续升高,GPU服务器机架被提升至40kw乃至120kw。单机柜功率密度不断攀升,对配电系统无疑带来了新挑战,机架产生的热量已经无法仅靠风冷散热,液冷成为数据中心的必然方向,也成为基础设施和软件厂商必有的准备。
第三,数字化需求。陆瑨发现,数据中心客户有一个共同的典型特点,对软件提供基础数据的多样性、全面性、颗粒度都有非常高的要求。“数据中心客户要求IT系统记录、采集、存储更多的高质量数据,这样他们可以基于AI模型对数据中心的运行数据进行挖掘、训练,为未来的数据中心精益运营提供工具和帮助,甚至自动化手段。”
面对上述需求,针对大规模训练和高密度算力对数据中心关键设备和系统带来的挑战,施耐德电气在此次峰会上重磅发布了能源管理软件全新力作——EcoStruxure™ Energy Operation电力综合运营系统。据介绍,该系统专为中国市场打造,聚焦数据中心等关键行业领域,深度覆盖中低压配电、微网监控、新能源监控、综合能源管理等多元化应用场景,为客户提供更开放、更可靠、更智能的电力运营保障。
陆瑨进一步展开介绍,传统数据中心面临的前述需求,在EcoStruxure™ Energy Operation电力综合运营系统和创新一站式解决方案、服务与咨询的赋能下,均被一一满足。
围绕数据中心韧性提升,施耐德电气通过中压环网架构、核心中压元件、电容器压力保护技术及电力模块弹性组合等举措,助力客户打造强韧可靠的配电系统,提升智能运维能力。
针对单机柜功率密度提升带来的散热与配电挑战,施耐德电气依托强大的本土研发制造能力,推出了适配AI的模块化智算中心解决方案、以及完整冷板式液冷系统解决方案,覆盖全系列风冷与液冷产品线,可灵活满足多元化场景需求,帮助客户破解致密化难题。
在数字化方面,数据中心的规划与建设可借助ETAP全新电力数字孪生平台,通过智能化模型最大化提升DER利用率,实现从设计、分析、验证到运维的全流程风险管控。
另外,除了持续迭代的创新智算产品及解决方案,施耐德电气还构建了涵盖EcoConsult咨询、EcoCare运维及EcoFit™适配改造的“新质服务”体系,全面赋能客户实现安全、高效、韧性及可持续发展。
助力运维与交互 AI智能体在数据中心的应用
生成式AI技术发展狂飙突进,过去一年,大模型能力在各个维度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伴随模型密集开源和token价格下降,AI迎来了在各行各业的落地应用阶段。
对于数据中心行业来说,AI不仅带来了前文所述的诸多需求,也正融入数据中心的运营管理,真正在数据中心落地应用。
对此,施耐德电气已经付诸行动。“AI首先影响的是软件产品的形态,软件与人的交互形式。”陆瑨在媒体采访中表示,“我们此次推出的EcoStruxure™ Energy Operation电力综合运营系统本身就具备了边缘侧的AI引擎,能够给用户提供一个系统内原生的AI Agent,帮助用户提高使用体验。”
陆瑨以数据中心危险又常见的告警信息处理举例,说明AI Agent的妙用。在数据中心运营时,用户特别担心发生断电,为此,施耐德电气会通过包括传感器和软件等各种手段进行数据采集,以提前识别和记录告警的信息。而在告警信息记录后,如何处理成为关键。过往,告警的处理大多是依赖于工程师的经验,但在基础设施的运行过程中,很难有足够多的专家提供7×24小时服务。因此,当夜间值守人员遇到这些问题时,他只能基于标准规程进行判断和处理,而当问题超出其知识和认知范畴时,值守人员会因此陷入困境,无所适从。
而AI助手的出现,相当于值守人员身边有了7×24小时在线的专家服务。当系统出现异常,AI Agent可以及时地告知值班人员潜在的故障原因,并指导他一步步完成故障排查,同时,AI Agent还会提供所有故障事件关联设备的详细指导和主动运维建议,从而极大程度地提高运维效率,降低运维过程中遇到风险导致事故扩大的风险。
放眼未来,陆瑨认为AI会极大地改变软件之间的交互方式。在传统的工业场景,软件通常以电脑显示器的视觉形式与最终用户进行交互。而随着AI技术的应用,人们会发现更多的新型交互形式,例如基于自然语言的交互,这会让交互过程更加及时、直观,并具有更良好的互动性。陆瑨表示,以EcoStruxure™ Energy Operation电力综合运营系统为代表的软件,未来在AI的赋能下,其与用户之间的交互将发生显著变化。
中国中心 赋能全球
“在中国,为中国”,多年以来,施耐德电气一直坚持“中国中心”战略,针对中国市场对数据中心、电力等行业高技术水平的要求,不断加强产品研发创新,以响应中国市场快速发展的需求。
陆瑨表示,EcoStruxure™ Energy Operation电力综合运营系统正是施耐德电气深化“中国中心”战略的重要创新成果。
针对目前的“国产化趋势”,陆瑨直言,“我们确实看到国内有越来越多的国产操作系统、国产CPU、国产服务器、国产数据库等,逐渐形成了本地化的软件和IT生态。因此,施耐德电气的应用软件必须要能够融入到国产生态中去。”他介绍,所以在EcoStruxure™ Energy Operation电力综合运营系统规划之初便制订了一个战略,要在适配全球主流软件生态的同时,能够融入到国产的IT生态中。
“该软件产品已经完成了主流操作系统——包含银河麒麟、OpenEular等操作系统的适配,完成了国内的主流数据库——比如说人大金仓数据库的适配。保证其既能够部署在windows的环境下,也能部署在Linux的环境下,还能部署在国内麒麟操作系统环境下,保证最终用户在做IT系统建设多样性选择的时候,能够匹配他们的需求。”
尽管是针对国内市场需求研发,EcoStruxure™ Energy Operation电力综合运营系统不仅仅面向国内,更意在全球市场。
这源于施耐德电气观察到一个趋势:中国数据中心的建设者、运营者和投资者正不断通过其在中国市场的历练来赋能全球。
“我们看到很多国内数据中心运营者出海东南亚,也看到很多全球智算中心建设的背后有中国各类企业的参与,从设备提供商到EPC总包、再到技术服务商。”陆瑨表示,中国其实已经走在了数据中心行业的前端。
因此,施耐德电气惊喜地发现,在中国市场捕捉的市场需求,也能够很好地赋能全球客户,和中国企业的出海战略协同,一起服务更多的海外数据中心建设。
这反应在了刚刚发布的EcoStruxure™ Energy Operation电力综合运营系统上。陆瑨表示,作为一个基于中国本土需求,由施耐德电气技术本地化创新中心开发,并率先在中国数据中心行业进行广泛应用的软件产品,施耐德电气有计划将其推向全球市场,服务更多的不同领域、不同地区的客户。